华为和长安合作猜想——中国“安卓”还是中国“博世”?

发布时间:2023-12-01 18:06:55 来源:锐得游戏网

11月25日华为和长安汽车签署的《投资合作备忘录》:华为设立一个“新公司”,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、汽车智能座舱、智能汽车数字平台、智能车云、AR-HUD与智能车灯等相关技术、资产和人员注入至“新公司”。长安(及其关联方)出资获得该公司不超过40%股权。该公司将定位为“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”,将面向行业战略伙伴开放股权,长安仅是首个拟合作的整车厂;华为已向现有合作伙伴赛力斯、奇瑞、北汽、江淮发出股权开放邀请,并希望一汽加入。华为和长安合作猜想——中国“安卓”还是中国“博世”?

有自媒体把这一“新公司”比作中国“博世”,窃以为更应该叫中国汽车界“安卓”——中国智能汽车OS的国家队。博世只是汽车的某个子系统(如发动机调校标定),而“新公司”是整个汽车的中枢神经系统——智能操作系统OS的平台。包括智能驾驶/自动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数字云平台、AR-HUD与智能车灯控制等;另外“新公司”定位为公共平台,而不是一个子系统供应商,因此比作中国汽车“安卓”更贴切。

华为和长安合作猜想——中国“安卓”还是中国“博世”?

这一定位也契合了“华为坚持不造车而是发挥自身ICT技术优势和营销能力,帮助车企造好车、卖好车”的理念。以前碍于少有车企愿意采用华为系统,对华为自己下场造车多少有些顾忌,或者认为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,华为只能从弱势车企开始,市场份额相对很小;而现在将车BU独立出来开放股权给所有愿意加入的车企,从根本上确立了“新公司”的公共平台属性,打消了车企的顾虑。

华为车BU的零部件模式倒是和博世比较相近,但不是该公司的主要业务;华为的HI和鸿蒙智行模式都是很好的公共平台,技术基础都是鸿蒙OS,只是合作的深度不同。由于华为在ICT技术上的投入和在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参与程度之深,鸿蒙OS或许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更顺畅。

长安作为大型央企会有很大的示范效应,特别是如果长安背后隐含国家意志。如果后续赛力斯、奇瑞、江淮和北汽,甚至一汽都加入,那么总量应该可以占到自主品牌乘用车近半份额。传统车企在智能汽车OS方面,一直落后于新势力,且无力自研整个操作系统,甚至强如大众都放下身段与小鹏合作智能汽车操作系统。因此,如果前期合作成功,将会给其它车企很大的示范效应;事实上,现在问界新M7一炮而红,月销破万,问界M9、智界S7以及阿维塔也热度空前,都预示着“新公司”平台的未来潜力。

至于各新势力,由于各有自己的OS,相信不会轻易改变,但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严峻,处于竞争劣势的品牌或许也会考虑HI来节约研发成本,加快研发进程,从而提高竞争力。

也许有人会担心大家都用同一个系统后产品出现同质化,个人觉得是杞人忧天。首先,汽车作为一个大型复杂的消费产品,智能化不是唯一的差异化点,当年那么多品牌手机都用了安卓,也没见各品牌安卓手机同质化,连系出同门的OPPO、VIVO都有各自不同的核心竞争优势。其次,在HI模式下,各车企还可以根据各自品牌的不同调性,对系统进行自定义。

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情形:国内主流车企都成为该公司大小不一的股东(当然华为拥有至少技术研发上的最终控制权以保证公平),并在各自产品上应用该系统。这样汽车的“中国OS”就形成了强大的生态,对于自主品牌出海也有相当大的合力,在国家战略上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增添一项核心竞争力。

华为和长安合作猜想——中国“安卓”还是中国“博世”?

在中国未来的汽车市场,或许是数个OS的局面:该公司的“中国OS”,特斯拉OS,以及几个胜出的新势力OS。那时候,回想这个备忘录,会赞叹华为和长安的壮举。

热门游戏

  • 相关资讯
  • 小编精选